其实滞回曲线也能玩儿出更有用的花样儿。今儿个结合弊研刚刚发表的一篇小文(DOI见文末),介绍一下秋山宏(Hiroshi Akiyama)老爷爷提出的一种处理滞回曲线的神奇方法——SB分解(名字是我勉强给起的,不关秋山先生的事儿)。
起这个名字也不全是为了好记,还是有些道理的。这个方法的绝妙之处在于,把滞回曲线分解为(1)骨架线部分 (Skeleton part) 和(2)包辛格部分 (Bauschinger part)。其实还有个弹性卸载部分,不要太在意这些细节。取Skeleton和Bauschinger的首字母,就SB了 [摊手]。如何做SB分解?
然后,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。
不论对于曲研的试验还是别人的试验,不论是LY、SS还是Q235,不论是等幅加载还是变幅加载,也不管是动力加载还是拟静力加载,继续使用竹内先生建议的35, 0.41和417.14这些丑陋的经验系数,基于SB分解的竹内模型都能较好地估算BRB的累积塑性变形能力。对于上面那六个试验,拟静力加载时相对误差在-16.8%~8.3%不等;动力加载时在-24.3%~3.0%不等。并没有明显的差别。
竹内先生如果看到这样的结果一定很高兴。我得赶紧去趟东京告诉他,下周就出发!
这个SB分解,我更初是从东京都市大学的焦瑜老师处了解到的。记得当时她说全世界在用这个方法的人掰手指头能数得过来。后来同济的贾老师说不对,没有那么少,怎么地也有十几个人在用的。好吧,把脚趾头也加上吧。
大家以后如果做完试验除了滞回曲线之外实在没有别的数据可以搞,不妨试试SB分解吧。